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亲爱的朋友:
我邀请你来参加我们在中国大陆举办的第六届团体关系会议。团体关系会议是一种临时性的教育组织,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简称团体专委会)的支持下,在中外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Jeffrey Roth(罗钦道)博士和樊富珉教授一起把团体关系会议和培训带到了中国,团体专委会和中美团体与组织研究学会(CASSGO),以及其他机构,将继续合作,推动团体关系会议及顾问培训在中国的发展。
全球背景下,经济相互影响,科技高度发达,当代社会系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紧密连接,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中,家庭、组织、机构和社区都被复杂的心理动力所影响,尤其是有关嫉妒、冲突、野心、信任和竞争的动力,为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协同和合作变得非常重要。工作领域中,信任-不信任,冲突管理和冲突应对,对产生,维持和扩展合作的工作团队非常重要,而以上所提及的复杂的心理动力将会是潜在的阻碍和障碍。在其他的组织中,如家庭,社区和教育机构,这一点也同样重要。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与当代组织生活中的信任-不信任和冲突相关的张力。这项任务将包括探索和了解信任、合作和协作的障碍,包括我们如何利用和应用我们的个人和集体权力来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探索和学习对于我们如何理解自我、我们的身份以及我们在群体中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这种探索和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临时学习组织的 GRC 内部的变化和转变,以及在当代社会的家庭、社区和组织生活中的应用。在这次探索中,我们可以问自己诸如此类的问题;
竞争、嫉妒、羡慕和野心是如何在群体中产生的,如何影响个体获得和行使权威?
这些心理动力如何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影响我们在群体中承担角色和任务并促进变革的能力?
我们如何利用和调动欲望和雄心的活力,建设性地接受竞争和冲突,以促进有效的领导、团队成员、跨越边界的协作与合作?
我很期待在武汉和你们一起学习!
鲁小华
2021武汉团体关系会议主任
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月3日
线上会议
汉语普通话(全球普通话使用者均可参加)
此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团体专委会)和中美团体与组织研究学会在武汉举办团体关系会议,是为了帮助有潜在兴趣的学员们来学习如何从心理动力和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团体与组织中的动力与行为。 团体关系模式以心理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用于理解团体、组织及更大的社会系统,大会聚焦于探索和分析团体作为一个整体所产生的无意识过程,并鼓励学员从此时此地的体验中学习。
要成为有效的领导者并有意义地行使权力,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力和技巧层面的理解。 塔维斯托克传统的团体关系模式提供了一个被明确定义的环境,来检验在此时此地所发生的团体层面的力量和动力。 由于学员来自不同的团体、家庭和社会系统,他们在会议中所展现的思维、情感和行动将带来各种不同的意义。 而这些个人意义的交汇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影响我们在团体、学校、组织、机构、社区和社会中所拥有的领导力、权威和权力。
团体关系会议的学员将有机会直接体验:
如果你有隶属于同一单位的同伴一起来参加会议,学习的成果和会后的实践将会更加有效!
会议旨在帮助学员学习如何在团体中行使权威,并帮助学员理解他们在运用和应对权威时的体验和反应。会议由一系列团体和团体间互动所组成:
请注意:本次大会旨在为学员提供一个整体性的学习体验。学习的内容不仅是在单项活动中,活动的顺序和架构也是成员学习的内容。因此,我们鼓励成员全身心投入到每一项活动中,勿要缺席。
1. 徐勇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学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辅导和团体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团体治疗和团体过程协会(IAGP)会员、常务理事;美国团体治疗师协会会士(FAGPA);国际团体治疗师认证委员会认证团体治疗师(C.G.P.);国际团体分析协会会员。
2. 罗钦道 博士 (Jeffrey Roth, MD)
芝加哥大学精神病学系讲师
美国莱斯社会系统研究所研究员
罗钦道 医学博士 Jeffrey D. Roth, MD, FAGPA, FASAM, FAKRI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讲师;芝加哥职业心理学院兼职教员;成瘾与康复团体杂志编辑;Working Sobriety项目医疗主任;私人执业心理治疗师;芝加哥团体和组织研究中心会员、前主席;A.K.莱斯社会体系研究所荣誉会员;美国团体治疗协会会员;美国成瘾药物协会会员;中美团体与组织研究学会(CASSGO)董事会成员。
Seth Harkins 教育学博士
哈金斯教育咨询与倡议中心主任;美国路易斯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AKRI培训认证项目导师;AKRI董事会成员;芝加哥团体和组织研究中心前主席、成员;美国中西部团体关系中心副主席;伊利诺伊州社区和居住服务管理局主席团成员;芝加哥特许虚拟学校董事会成员;芝加哥宁静学院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中美团体与组织研究学会(CASSGO)董事会成员。作为一名教育行业的管理者,哈金斯博士从1985年开始参与团体关系会议。
会议主任:鲁小华 博士
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美团体与组织研究学会(CASSGO)联合主任,AGPA成员。AKRI受训顾问。2014年至今参加国际国内团体关系会议11次,担任文化翻译, 行政人员, 行政助理主任, 成员, 受训顾问,小团体观察顾问,候任顾问,顾问, 大团体观察顾问。作为会前行政及实习顾问和受训顾问参加了2017年3月及11月的小团体顾问初阶和高阶培训。
会议副主任:王旭梅 医学博士
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主任。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师、音乐想象治疗师。AKRI成员、受训顾问。2016年以来参加国内外地面、网络团体关系会议23次。作为成员,受训顾问、小团体、大团体顾问、行政助理主任。作为小团体顾问参加了长沙2019、大团体顾问台湾2021、小团体顾问组组长圣地亚哥大学2021团体关系会议。
行政助理主任:李春方 硕士
心理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接受过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DCAP)、中美精神分析协会(CAPA)、系统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培训,参加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专委会、美国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和A.K.莱斯社会体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团体关系会议(2014,2016),“小型学习团体顾问培训”(2017),长沙团体关系会议受训顾问(2019), 沈阳线上团体关系会议顾问(2020)。
Nick Bartlett, PhD 博士
博士医学人类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精神分析理论博士(新精神分析中心,洛杉矶);助理教授,巴纳德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团体关系会议成员(纽约2018,北京2018,巴尔的摩2019);团体关系会议培训顾问(长沙2019)。
鲁小华 博士
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美团体与组织研究学会(CASSGO)联合主任,AGPA成员。AKRI受训顾问。2014年至今参加国际国内团体关系会议11次,担任文化翻译, 行政人员, 行政助理主任, 成员, 受训顾问,小团体观察顾问,候任顾问,顾问, 大团体观察顾问。作为会前行政及实习顾问和受训顾问参加了2017年3月及11月的小团体顾问初阶和高阶培训。
吕大为 硕士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4-035),心理学硕士,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团体辅导与咨询学部学部委员,中国TA(沟通分析心理学)应用顾问,多次参加团体关系大会,多次参加团体关系模式的小团体顾问培训和大团体顾问培训。
牛 勇 博士
心理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专职教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存在人本主义取向。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和A.K.莱斯社会体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团体关系会议(成员,2014和2018)以及小团体顾问培训。
孙晓峰 硕士
心理咨询硕士,人格心理和心理咨询博士肄业。亚隆人际团体治疗师、督导师、培训师。AGPA成员。AKRI成员。团体关系顾问、组织顾问。曾在团体关系会议中担任成员、文化翻译、受训顾问、行政人员、顾问等角色。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和AKRI联合主办的小团体和大团体顾问培训。Tavistock人类关系研究所和Tavistock中国研究所联合培养的首届团体动力师和系统咨询与变革顾问。参加由Lionel Stapley教授指导的“小团体动态高级培训”并获得 IGO Consultancy 认证。
王旭梅 医学博士
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主任。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师、音乐想象治疗师。AKRI成员、受训顾问。2016年以来参加国内外地面、网络团体关系会议23次。作为成员,受训顾问、小团体、大团体顾问、行政助理主任。作为小团体顾问参加了长沙2019、大团体顾问台湾2021、小团体顾问组组长圣地亚哥大学2021团体关系会议。
许育光 博士
清华大学(台湾)教育心理与咨商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导、清华教育与心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辅导季刊主编、医疗院所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师、台湾游戏治疗学会理事长、学校心理与咨商辅导协会理事长、人才评鉴与发展学会理事、团体咨商与治疗研究学会理事。心理咨商与辅导学博士、台湾临床心理师与咨商心理师双专业证照、认证专业督导与督导培训导师;致力于儿童青少年与家庭心理、团体动力、咨询治疗之教学、督导与研究,发表相关著作百余篇。
杨帆 硕士
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学位;英国杜伦大学发展精神病理学硕士。昆山杜克大学全职心理咨询师;中欧商学院GEMBA项目领导力顾问。2016年开始参加团体关系会议,曾担任的会议角色包括成员、文化翻译、受训顾问、协同顾问和行政副主任。
张大河 先生
个体、团体心理咨询师。30年企业工作经历,7年心理咨询经历。东北大学工程学士,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简单心理自由执业咨询师,高校和机构兼职咨询师,《系统思维》课程开发者,《你是一粒微尘,也是一个世界》作者。2017年以来,多次参加中美团体与组织研究学会(CASSGO)或A.K.RICE主办的团体关系会议或顾问培训(北京,2017、2018,上海2019、芝加哥2019、中国eGRC2020,台湾2021),担任成员、观察员、受训顾问、协同顾问等角色。
周婷丽 女士
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咨询师,哀伤咨询师,高校兼职团体咨询师,团体专委会人际动力学组督导;森林疗养师、培训讲师及督导;团体关系顾问;主管护理师。团体关系会议成员(北京2014,以色列2017,芝加哥2019,GRI 2020,AKRI 2021),受训顾问(北京2017初高级,以色列2018,上海2019),协同顾问(北京2018),顾问(长沙2019,网络2020),主任培训(国际团体关系会议2021)。AGPA & AKRI 会员。
戴敏 精神科主任医师
精神科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注册号:X-12-001),中美国际心理学院认证的团体心理治疗师及督导师,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老年科室主任,云南省心理援助专家,司法鉴定专家,云南省医师协会应急心理分会秘书,参加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专委会、美国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和A.K.莱斯社会体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团体关系会议(2014,2016,2018)
吕悦 硕士
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注册心理师,Tavistock人类关系研究所和Tavistock中国研究所联合培养的首届团体动力师和系统咨询与变革顾问,国际认证萨提亚模式培训师、咨询师。从2017年接受Tavistock人类关系研究所系统团体关系会议顾问培训,作为成员、受训顾问多次参加团体关系会议(青岛2017,上海2018,青岛2019,线上两岸2021),同时也是心生领界创始人。
孟莉 硕士
副教授,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系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当事人中心学组成员,督导师(D- 06-059);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督导师(D- 20-0145)。2014年、2016年分别参加了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举办的团体关系会议。研究方向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相关议题。
王小红 硕士
中山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广州简致咨询创始合伙人;组织发展OD顾问;塔维斯托克认证团体动力师;WIAL认证行动学习教练;2018年底开始参加塔维斯托克团体关系会议,曾担任的会议角色是成员;2019年参加长沙团体关系会议,曾担任过的会议角色为成员;2019年12月参加首届eGRC,会议角色为研究员;2021年4月台湾eGRC,会议角色为成员。
张文慧 硕士
应用心理学硕士;欧文.亚隆存在主义认证团体咨询师;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督导师。接受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DCAP)、中美精神分析协会(CAPA)系统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培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专委会、美国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和A.K.莱斯社会体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团体关系会议、“小型学习团体顾问培训” ,曾担任的会议角色包括成员、受训顾问。
张焰 博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团体辅导与咨询学部主任委员。
行政组成员:马增强 心理咨询师
私人执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校兼职心理咨询师,湖北经典音乐广播电台心理嘉宾;曾参加2020年线上团体关系会议,曾担任过的会议角色为成员;正在参加第四期团体关系在线研讨课。
行政组成员:曾庆龄 博士
管理学硕士、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治疗专业在职博士(结业),高级经济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培训部部长,高铁员工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中心主任。AGPA成员、EAPA成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系统接受中美高级精神分析师、中美注册督导师、中美精神动力团体治疗、中英比昂培训项目、欧文•亚隆团体技术、整合CBT团体技术等国际国内培训、体验和督导;2019年参加长沙团体关系会议,2021武汉团体关系会议行政助理。